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改革专题 >

改革专题

聚焦结构性改革的“中国实践”

2017-03-27 15:06:08   浏览量: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26日闭幕。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如何?将给世界带来哪些机遇?在博鳌论坛这个国际性对话平台上,结构性改革的“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引起国内外参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

 

  中国有能力增加有效供给

  2016年,中国开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来,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的进展引起博鳌参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积累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面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要求,供给结构很不适应。

  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说,全球需求自从金融危机后出现疲软,中国由原来的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通过供给侧改革转向主要依靠内需。

  “中国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转变,因为中国的价值链在向上走,有能力生产高端制造业产品和高端的消费品。”罗伯特·库普曼说。

  今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国将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淘汰、关停、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

  同时重点消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过量库存,抑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杠杆率,减轻企业负担等。

  供给侧改革具有“中国特色”

  

\

 

  近几年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获取新的发展动力成为各经济体努力探寻的路径。

  与会嘉宾认为,在结构性改革中,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的结构性改革不尽相同,具有“中国特色”。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需要更高质量的消费产品。但目前中国的产品不能完全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龙永图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要解决生产什么,更重要的是实现更加高效的生产,“路径就是创新,因此中国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任院长贾康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了需求管理的局限性,但又不完全否定需求管理,“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的抉择,是中国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也认为,结构性减税、“放管服”、国企改革等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与西方的供给改革并不相同。

  探索解决共性问题的中国方案

  全球低增长困境、复苏乏力的症结在于结构性改革迟缓。博鳌嘉宾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为其他经济体提供借鉴和经验。

  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已经明确不会搞超强的经济刺激,而是将重点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有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新跃升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贾康说,G20杭州峰会取得的共识之一就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和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学理上是一个范畴。

  “因此,中国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大家的共识是全球改革要从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入手。”贾康说,当然具体到各个经济体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化”。

  贾康认为,中国供给侧改革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促使中国经济提质升级。

  罗伯特·库普曼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中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消费需求,这种调整将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开辟新的贸易领域和渠道,国际贸易也能从中受益。

  本文来源:河北新闻网

  本期编辑:武立娟、杜文科

Copyright 2016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60022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