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改革专题 >

改革专题

两会访谈|闫冰竹:金融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2016-03-09 15:40:57   浏览量: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中国银行业将迎来行业性的分化转折点。在增速换挡、产业转型和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如何不断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并最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日前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并针对记者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

 

  一、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闫冰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判断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良方,是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必由之路,为金融业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建议中小银行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态发展的趋势,寻找到业务发展的平衡点、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以及改革创新的动力点,加快金融高效流转、提升金融全面覆盖、强化金融精准定位、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充分释放金融活力,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难的问题,但对中小银行的作用和发展难的问题关注不足。在金融体系中,“中小银行也是中小企业”,也存在种种不平等竞争和社会歧视,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将面临更为严峻考验。因此,从国家战略层面,应当把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作为缓解经济下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思考。

  在战略创新层面,提升综合金融能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未来发展层面,重视金融品牌建设,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创意聚集、技术升级、品质提升,打造一批深受客户信赖、市场认可、同业尊重的知名品牌和百年老店,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高标准、高品质的代名词。面向未来,金融领域也需要加强金融品牌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重视企业战略的延续和企业文化的传承,打造一批历经经济周期的洗礼、金融危机的考验而岿然不动、历久弥坚的金融“百年老店”。这是金融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推动中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提升中国金融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现实所需。

  二、推动和完善扶贫金融体系

  闫冰竹:金融支持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参与扶贫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金融供给还不足;信贷技术与服务手段不完善,扶贫效率不够高;金融生态环境与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精准扶贫机制还不健全。为推动和完善扶贫金融体系,应扩大扶贫金融机构数量,增加金融供给;丰富和完善信贷技术与金融服务,提高扶贫效率;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与政策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机制。此外,在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方面,始终坚持分类施策的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采用差别性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精准性。

  三、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本在于加快金融改革步伐

  闫冰竹:破解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破解现有制度框架和体制机制层面的藩篱和障碍,特别是,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创业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该进一步释放中小银行的金融活力,让金融活水更好地浇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根发芽。

  加快金融体系创新,适当提升中小金融的比重,激发金融体系的竞争活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有大银行,中小银行不发达,这说明国家的银行业、金融业是不全面的。在政协调研中,有人提出,当前中国不缺少大银行,缺的是真正有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中小银行。我国广大中小银行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小银行的建立和发展,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金融体系的活力,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降低了社会融资的成本,为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提供了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因此,在金融体系的创新层面,应把支持和促进中小银行发展,作为缓解经济下行、推动经济转型、服务“双创”战略、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措施来考虑。

  另外还要加快金融监管创新,改变“以出身定终身”的分类模式,激发各类银行的创新激情;加快金融模式创新,鼓励探索“投贷联动”的业务模式,形成创业创新的持续推动力。

  本文摘自2016年3月7日《中国经济时报》

  本期编辑:吕会超、杜文科

Copyright 2016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6002201号-1